万州科技公司 万州今年新增市级科技型企业145家 总量达1454家

用户投稿 7 0

万州今年新增市级科技型企业145家 总量达1454家

万州科技公司 万州今年新增市级科技型企业145家 总量达1454家

12月3日清晨,沐浴着清冷的风,重庆大全泰来电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清华来到公司,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万州科技公司 万州今年新增市级科技型企业145家 总量达1454家

万州科技公司 万州今年新增市级科技型企业145家 总量达1454家

“作为科技型企业,在新时代,只有坚持创新,才能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大潮中行稳致远。”王清华介绍,公司积极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下的机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后研发国内首套“3+1”多晶硅还原炉多对棒集成化电源系统、一体化无功补偿模块、基于ViennaPFC的单晶炉电源等受市场追捧的产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公司订单已排到了半年以后。

不仅仅是大全泰来。前三季度,万州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分别达到153家、1454家,累计登记技术合同310项、成交额10.37亿元,创历史新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

科技创新“万州模式”

为企业发展赢得主动

当天,记者走进重庆江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眼前一台台电脑上显示着各种设计模型,公司总工程师杨勇正指导团队进行高端锻压成形机床装备产品研发。

万州科技公司 万州今年新增市级科技型企业145家 总量达1454家

“为解决国内高端锻压成形机床卡脖子工程和瓶颈技术问题,公司作为拥有近90年历史的高端锻压成形机床工业母机龙头国有企业,将继续大展身手。”

杨勇告诉记者,公司建立了高端智能锻压成形装备中试试验验证平台,开展了重载高速精密成形技术、机电液耦合控制、成形工艺等技术攻关与研究,实现了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研制的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进口替代,服务于国家战略,大幅提升了公司市场竞争力。

“只有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带动产品创新和生产经营模式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杨勇看来,新质生产力的“新”,即浓缩在创新引领的生产中,在区科技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公司每年都会花大力气进行科技创新,成功研发一批国内同行业技术领先的产品,这些都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道至简,实干为先。万州区紧扣市委赋予万州的新定位新使命,锚定“3710”改革发展总体架构,积极主动干、主动作为干、快马加鞭干。围绕全区重点领域产业需求,凝练重点技术攻关方向33项,组织实施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万州区)项目12项,获批市级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重点专项3项。

同时,凝练2024年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万州区)项目的指南方向11项。推荐九龙万博、长安跨越、金龙集团申报市级重大(重点)科技专项5项,科创名片不断涌现,科技创新“万州模式”为全区科技企业发展赢得主动。

体系建设“万州方案”

为企业提供源动力

“短短三年多时间,公司就成功申报市级科技型企业,研发能力走在了渝东北片区前列,这不仅证明了公司的研发生产实力,同时也为公司的不断创新注入了强大的动能。”位于万州经开区天子园工业区的重庆欧利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类高品质定制式义齿研发、设计、制作与销售的初创期民营企业。

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在万州落户的当年,万州区科技局等部门就安排专人上门开展研发业务培训,并通过引进人才协助公司组建技术研发团队。目前,公司已建立起大型义齿大数据库,产品覆盖全国各地。

发展新质生产力,企业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军。为促进企业创新主体发展,大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万州区以改革促发展,向改革要活力,坚持科技创新面向经济主战场,突出技术与产业、民生相结合,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研发支持力度,围绕服务重点民营企业,建立重庆市科技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

同时,强化创新平台建设,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全面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建立高效、协同、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通科技创新政策落地通道,充分发挥在万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资源和科技成果富集的优势,组建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团队库,大力引导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结合创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为在万高校与初创型科技企业牵线搭桥,创新体系建设“万州方案”为企业提供源动力。

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仅今年以来,万州区新增市级科技型企业145家,总量达145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3家。

成果转化“万州路径”

面向经济主战场

“学校科研团队研发的‘混凝土结构裂缝自修复理论及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获得2项发明专利,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多个工程项目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前不久举行的“万达开云”科技成果推介会上,重庆三峡学院的多项科研成果在发布环节亮相并有望转化为生产力。

据了解,近年来,万州区遵循科技创新发展的市场机制,面向经济主战场,出台了相关引导、激励政策和措施,加大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力度,切实推动科技第一生产力落地开花,聘请市级专家对全区科技企业、高校院所进行科技成果登记和统计等培训,并安排专门人员加强科技成果管理的指导,为科技成果登记统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打好基础,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万州路径”,加大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力度。

目前,万州区坚持科技成果转化面向经济主战场,梳理在万高校院所科研团队46个、科技成果71项、产学研合作项目76项。遴选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高价值科技成果43项,梳理企业对外技术需求26项。建成科技成果库、技术需求库,加强与市技术转移研究院、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会合作,联合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活动6场,促成中国计量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等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与我区企业开展成果对接20余次。

截至三季度,今年全区累计登记技术合同310项、成交额10.37亿元,创历史新高,以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源:看万州

01020304

万州科技公司 万州今年新增市级科技型企业145家 总量达1454家

万州:科技助力 促企业创新发展

作为一家落户万州仅两年多的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象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象征科技),在政府惠企政策和暖心服务等多重利好支持下,于变局中开新局,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增强竞争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生产一线铆足干劲开启“奋斗模式”

室外,骄阳似火,热情似火;室内,机器轰鸣,人员穿梭,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7月26日,走进位于万州经开区的重庆象征科技公司,一派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现在正在加工的是车载显示防护玻璃,还有5D、3D手机前后盖板。这些不起眼的小块玻璃,从开料到成品,最少也要经过CNC、抛光、清洗、丝印等10多道工序。”现场负责人王阿冲介绍,今年年初,公司大力对生产线进行提档升级,新增10台双轴精雕机等设备,车间生产实现智能化和数字化,不仅能耗降低,生产效率也大幅提高。

“企业发展得好,大家都充满了信心。”厂长罗华清高兴地说,从今年年初开始,公司销售形势十分火爆,生产订单已排到了今年10月,客户主要有湖南锐阳电子、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深圳天珑移动技术、深圳优博生活科技、华星光电等,为确保产品交付,公司140多名员工全员上班忙生产,争取创造更好的业绩。

“万州不仅有优美的环境和宜人的气候,这里的人也很热情,现在就安安心心在万州生活,为公司的发展出力。”王阿冲笑着说,他的老家在河南洛阳,两年前来到万州。以往回家,王阿冲只能在万州坐普铁或到重庆转车,单程至少需10多个小时。

郑渝铁路全线开通后,“天涯”变“咫尺”,只需3个多小时就能回家,他决定安心留在万州发展,年底前计划将在老家的孩子接到万州读书。

多重利好 让发展动力更足

“象征科技公司是一家初创型科技企业,以研发生产摄像头镜片、手机前后盖、单桥/3D智能穿戴设备、电脑/平板保护玻璃、高强度Utg盖板、大尺寸车载显示防护玻璃等高科技产品为主。

公司选择落户万州,是被这里的营商环境和区位优势所吸引,现在的万州,不仅人才、政策等要素应有尽有,政府也是实实在在为我们企业破难题、解烦忧。”公司董事长向中华介绍,2020年4月,象征科技公司在万州经开区落地,从来到万州第一天开始,政府就给公司提供暖心又贴心的服务。

向中华说,来到万州虽然仅仅两年时间,但他感触颇深,政府不仅是想将企业“引进来”,更多的是让企业在万州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以前,企业如果有什么事需要审批,他会急得彻夜难眠。现在好了,企业越来越多地享受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服务。万州区委、区政府扎实推行“放管服”改革,倒逼各个部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从企业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突破,让“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和“最多跑一次”或者“不见面审批”变成了现实。

“从签约到投产,只用了半年多时间,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正是万州的最佳营商环境催生了新的‘象征速度’。”向中华介绍,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持续增加,加上公司客户的付款周期都在3个月以上,公司资金缺口较大,就在公司为融资难忧心的时候,区内相关部门及时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同时,引导多家银行为公司提供上门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

国内首款高端AG保护玻璃成功走向市场

“公司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首款高端AG保护玻璃已经成功走向市场,并向国际国内一线消费电子品牌厂商供货。”向中华介绍,AG保护玻璃盖板广泛应用于3C消费电子产品,主要用于车载显示触摸屏、手机后盖、工控开关、医疗器械等领域,能同时达到防滑、防眩和渐变颜色。

不仅如此,AG玻璃也被用于户外,类似于会议室、教室、大厅等场所的显示产品,因受环境光线的干扰,容易产生看不清楚、反光等问题,使用AG防眩光玻璃,能提高画质的清晰度和能见度,使图像更清晰、逼真,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该产品拥有足够的市场及技术优势。

“你可别小看这一片小小的玻璃,技术含量可不低。”向中华称,AG防眩光玻璃通过喷涂、化学蚀刻、镀膜等独特工艺制作而成。

“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实现了‘撑杆跳’。短短两年时间,公司新专利的申请在30个以上,包括行业首创的抗菌玻璃等产品,其中60%为发明专利,企业竞争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幅提升。”向中华说,象征公司一直注重研发投入,紧跟市场前沿,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以确保公司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黄玉保)

相关问答

万州联邦科技公司怎么样?

重庆联邦大宋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地址是重庆市万州区金港路1号。成立于2010年,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企业,联邦科技现有平台:即时通信软件(v7宝)、娱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